中山市TBT预警防控平台
——技术性贸易措施资源
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8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
(卫办医政发〔2009〕111号)
时间 |
住院第1天(急诊手术) |
住院第2天(术后第1天) |
住院第3天(术后第2天) |
||||||
主 要 诊 疗 工 作 |
□ 询问病史,体格检查 □ 书写病历 □ 上级医师、术者查房 □ 制定治疗方案 □ 完善相关检查和术前准备 □ 交代病情、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□ 通知手术室,急诊手术 |
□ 上级医师查房 □ 汇总辅助检查结果 □ 完成术后第1天病程记录 □ 观察肠功能恢复情况 |
□ 观察切口情况 □ 切口换药 □ 完成术后第2天病程记录 |
||||||
重 点 医 嘱 |
长期医嘱: □ Ⅰ级护理 临时医嘱: □ 术前禁食水 □ 急查血、尿常规(如门诊未查) □ 急查凝血功能 □ 肝肾功能 □ 感染性疾病筛查 □ 心电图 □ 胸透或者胸部X光片、腹部立位X光片 |
长期医嘱: □ Ⅱ级护理 □ 术后半流食 |
长期医嘱: □ Ⅱ级护理 □ 术后半流食 临时医嘱: □ 根据患者情况决定检查项目 |
||||||
主要 护理 工作 |
□ 入院评估:一般情况、营养状况、心理变化等 □ 术前准备 □ 术前宣教 |
□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□ 嘱患者下床活动以利于肠功能恢复 |
□ 观察患者一般状况,切口情况 □ 患者下床活动有利于肠功能恢复,观察患者是否排气 □ 饮食指导 |
||||||
病情 变异 记录 |
□无 □有,原因: 1. 2. |
□无 □有,原因: 1. 2. |
□无 □有,原因: 1. 2. |
||||||
护士 签名 |
白班 |
小夜班 |
大夜班 |
白班 |
小夜班 |
大夜班 |
白班 |
小夜班 |
大夜班 |
医师 签名 |
时间 |
住院第4天(术后第3天) |
住院第5天(术后第4天) |
住院第6-7天 (术后第5-6天) |
||||||
主 要 诊 疗 工 作 |
□ 上级医师查房 □ 复查血常规及相关生化指标 □ 完成术后第3天病程记录 □ 观察患者切口有无血肿,渗血 □ 进食情况及一般生命体征 |
□ 观察切口情况,有无感染 □ 检查及分析化验结果 |
□ 检查切口愈合情况与换药 □ 确定患者出院时间 □ 向患者交代出院注意事项、复查日期和拆线日期 □ 开具出院诊断书 □ 完成出院记录 □ 通知出院处 |
||||||
重 点 医 嘱 |
长期医嘱: □ Ⅱ级护理 □ 半流食 临时医嘱: □ 复查血常规及相关指标 |
长期医嘱: □ Ⅲ级护理 □ 普食 |
临时医嘱: □ 通知出院 |
||||||
主要护理工作 |
□ 观察患者一般状况及切口情况 □ 鼓励患者下床活动,促进肠 功能恢复 |
□ 观察患者一般状况及切口情况 □ 鼓励患者下床活动,促进肠 功能恢复 |
□ 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□ 出院指导 |
||||||
病情 变异 记录 |
□无 □有,原因: 1. 2. |
□无 □有,原因: 1. 2. |
□无 □有,原因: 1. 2. |
||||||
护士 签名 |
白班 |
小夜班 |
大夜班 |
白班 |
小夜班 |
大夜班 |
白班 |
小夜班 |
大夜班 |
医师 签名 |
时间 |
住院第1-4天 |
住院第2-5天(手术日) |
||||
主 要 诊 疗 工 作 |
□ 询问病史、体格检查、初步诊断 □ 完成“住院志”和首次病程记录 □ 开具常规实验室检查单和辅助检查单 □ 上级医师查房、术前评估、确定手术方案 □ 完成“术前小结”和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□ 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,签署“手术知情同意书” □ 术前准备 □ 麻醉科医师术前访视,评估并记录,签署“麻醉知情同意书” □ 签署“术中病理冰冻检查”及“输血知情同意书” □ 下达术前医嘱 |
□ 实施手术 □ 下达术后医嘱 □ 完成手术记录和术后当天病程记录 □ 向家属交待术中情况及注意事项 □ 上级医师查房 □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□ 麻醉科医师术后随访 □ 交班前医师查看术后患者情况并记录交班 |
||||
重 点 医 嘱 |
长期医嘱: □ Ⅱ级护理 □ 普食 临时医嘱: □ 血常规+血型、尿常规+镜检 □ 血生化、血糖、肝肾功能、凝血功能、 感染性疾病筛查、甲状腺功能 □ 声带检查、耳鼻喉科会诊 □ 颈部X光片 手术医嘱: □ 在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或全麻下行甲状腺(部分、次全、全)切除术 □ 如用普鲁卡因麻醉,应予皮试 □ 抗菌药物皮试 □ 必要的术前用药 □ 必要时术前备血 |
长期医嘱: □ 术后护理常规 □ Ⅰ级护理 □ 术后6小时半流食 □ 观察呼吸、切口渗血、有无声嘶 临时医嘱: □ 心电监护、吸氧、静脉补液 □ 备气管切开包 |
||||
主要 护理 工作 |
□ 入院介绍、入院评估 □ 健康宣教、心理护理 □ 指导患者完成相关辅助检查 □ 术前准备 □ 定时巡视病房 |
□ 观察病情变化 □ 术后生活护理、饮食指导、心理护理、疼痛护理 □ 定时巡视病房 |
||||
病情 变异 记录 |
□无 □有,原因: 1. 2. |
□无 □有,原因: 1. 2. |
||||
护士 签名 |
白班 |
小夜班 |
大夜班 |
白班 |
小夜班 |
大夜班 |
|
|
|
|
|
|
|
医师 签名 |
|
|
时间 |
住院第3-6天(术后第1日) |
住院第4-7天(术后第2日) |
||||
主 要 诊 疗 工 作 |
□ 上级医师查房:进行手术切口、并发症的评估,确定是否可以拔除切口引流管 □ 完成日常病程记录和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|
□ 医师查房 □ 完成病程记录 |
||||
重 点 医 嘱 |
长期医嘱: □ Ⅱ级护理 临时医嘱: □ 切口换药 |
长期医嘱: □ Ⅱ级护理 |
||||
主 要 护 理 工 作 |
□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□ 健康宣教 |
□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□ 健康宣教 |
||||
病情 变异 记录 |
□无 □有,原因: 1. 2. |
□无 □有,原因: 1. 2. |
||||
护士 签名 |
白班 |
小夜班 |
大夜班 |
白班 |
小夜班 |
大夜班 |
医师 签名 |
时间 |
住院第5-8天(术后第3日) |
住院第6-10天(术后第4-6日) |
||||
主 要 诊 疗 工 作 |
□ 医师查房 □ 完成病程记录 |
□ 上级医师查房,确定患者出院日期 □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□ 出院日完成“出院总结”和“病历首页”的填写 □ 切口换药,切口评估 □ 向患者交待出院注意事项、复诊时间 □ 通知出院 |
||||
重 点 医 嘱 |
长期医嘱: □ Ⅱ级护理 |
临时医嘱: □ 住院日切口换药 □ 通知出院 □ 出院日切口拆线 |
||||
主 要 护 理 工 作 |
□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□ 健康宣教 |
□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□ 健康宣教 □ 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□ 出院指导 |
||||
病情 变异 记录 |
□无 □有,原因: 1. 2. |
□无 □有,原因: 1. 2. |
||||
护士 签名 |
白班 |
小夜班 |
大夜班 |
白班 |
小夜班 |
大夜班 |
医师 签名 |
时间 |
住院第1天 |
住院第2-5天 |
住院第3-6天(手术日) |
||||||
主 要 诊 疗 工 作 |
□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□ 交待病情,将“乳腺肿瘤诊疗计划书”交给患者 □ 书写病历 □ 开具化验单 □ 上级医师查房与术前评估 □ 初步确定手术方式和日期 |
□ 上级医师查房 □ 完成术前准备与术前评估 □ 穿刺活检(视情况而定) □ 根据体检、彩超、钼靶、穿刺病理结果等,行术前讨论,确定手术方案 □ 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 □ 住院医师完成术前小结、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病历书写 □ 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、自费用品协议书、输血同意书 □ 向患者及家属交待围手术期注意事项 |
□ 实施手术 □ 术者完成手术记录 □ 住院医师完成术后病程记录 □ 上级医师查房 □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及 术后注意事项
|
||||||
重 点 医 嘱 |
长期医嘱: □ Ⅱ级护理 □ 普食 临时医嘱: □ 血、尿、便常规,凝血功能,生化检查, □ 感染性疾病筛查 □ 胸部X光片、心电图 □ 乳腺彩超、钼靶摄片 □ 血气分析、肺功能、超声心动、头颅CT、ECT等(据临床需要而定) □ 必要时行乳管镜、核磁检查 |
长期医嘱: □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临时医嘱: 手术医嘱: 在全麻或局麻下行乳腺肿瘤活检术+改良根治术、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或根治术、乳腺肿瘤保乳术或乳腺癌肿块扩大切除术+前哨淋巴结活检术;乳腺单纯切除术+/-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□ 术前禁食水 □ 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 □ 一次性导尿(必要时) |
长期医嘱: □ 明日普食 □ 腋窝引流计量 □ 尿管接袋计量(必要时) 临时医嘱: □ 全麻或局麻术后 □ 心电监护 □ 吸氧 □ 静脉输液 |
||||||
主要护理工作 |
□入院介绍 □入院评估 □指导患者进行相关辅助检查 |
□术前准备 □术前宣教(提醒患者术前禁食水) □心理护理 |
□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□术后生活护理、疼痛护理 □定时巡视病房 |
||||||
病情 变异 记录 |
□无 □有,原因: 1. 2. |
□无 □有,原因: 1. 2. |
□无 □有,原因: 1. 2. |
||||||
护士 签名 |
白班 |
小夜班 |
大夜班 |
白班 |
小夜班 |
大夜班 |
白班 |
小夜班 |
大夜班 |
医师 签名 |
时间 |
住院第4-7天(术后第1日) |
住院第5-9天 (术后第2-3日) |
至住院第18天 (术后第4-12日) |
||||||
主 要 诊 疗 工 作 |
□ 上级医师查房,注意病情变化 □ 住院医师完成常规病历书写 □ 注意引流量 |
□ 上级医师查房 □ 住院医师完成常规病历书写 □ 根据引流情况明确是否拔除引流管 |
□ 上级医师查房,进行手术及切口评估,确定有无手术并发症和切口愈合不良情况,明确是否出院 □ 完成出院记录、并案首页、出院证明书等,向患者交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,如:返院复诊的时间、地点,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处理等 |
||||||
重 点 医 嘱 |
长期医嘱: □ 普食 临时医嘱: □ 止吐(必要时) □ 止痛(必要时) □ 停尿管接袋计量 □ 静脉输液(必要时) |
长期医嘱: □ 停引流计量 临时医嘱: □ 切口换药 |
出院医嘱: □ 出院带药 |
||||||
主要 护理 工作 |
□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□ 术后生活护理 □ 术后心理护理 □ 术后疼痛护理 □ 指导术后功能锻炼 |
□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□ 术后生活护理 □ 术后心理护理 □ 术后指导(功能锻炼等) |
□ 指导患者术后康复 □ 出院指导 □ 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|
||||||
病情 变异 记录 |
□无 □有,原因: 1. 2. |
□无 □有,原因: 1. 2. |
□无 □有,原因: 1. 2. |
||||||
护士 签名 |
白班 |
小夜班 |
大夜班 |
白班 |
小夜班 |
大夜班 |
白班 |
小夜班 |
大夜班 |
医师 签名 |
时间 |
住院第1天 |
住院第2-4天 |
住院第3-5天 |
||||||
主 要 诊 疗 工 作 |
□ 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 □ 完成首次病程记录 □ 完成大病历 □ 开具常规检查、化验单 □ 上级医师查房 □ 确定诊断 □ 行患肢牵引或制动 |
□ 上级医师查房与手术前评估 □ 确定诊断和手术方案 □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□ 实施所有需要检查的项目 □ 收回实验室检查结果 □ 请相关科室会诊 |
□ 完成所需检查 □ 对影响手术进行的异常检查结果进行复查 □ 上级医师查房与术前评估 □ 有并发症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|
||||||
重 点 医 嘱 |
长期医嘱: □ 骨科常规护理 □ I级护理 □ 饮食医嘱(普食/流食/糖尿病饮食) □ 患肢牵引、制动 临时医嘱: □ 血常规、血型 □ 尿常规+镜检 □ 凝血功能 □ 电解质、肝肾功能 □ 感染性疾病筛查 □ 血气分析(必要时) □ 胸部X光检查 □ 心电图 □ 肢体拍片(必要时) |
临时医嘱: □ 超声心动图 □ 肺功能测定(必要时) □ 24小时动态心电图(必要时) □ 动态血压监测(必要时) □ 双下肢血管彩色超声 |
临时医嘱: □ 对影响手术进行的异常检查结果进行复查 |
||||||
主要 护理 工作 |
□ 入院介绍(病房环境、设施等) □ 入院护理评估 □ 观察患肢牵引、制动情况及护理 □ 指导功能锻炼 |
□ 随时观察患者情况 □ 心理与生活护理 □ 指导功能锻炼 □ 术前宣教 □ 夜间巡视 |
□ 随时观察患者情况 □ 心理与生活护理 □ 指导功能锻炼 □ 术前宣教 □ 夜间巡视 |
||||||
病情 变异 记录 |
□无 □有,原因: 1. 2. |
□无 □有,原因: 1. 2. |
□无 □有,原因: 1. 2. |
||||||
护士 签名 |
白班 |
小夜班 |
大夜班 |
白班 |
小夜班 |
大夜班 |
白班 |
小夜班 |
大夜班 |
医师 签名 |
时间 |
住院第4-6日 |
住院第5-7日(手术日) |
住院第6-8日(术后第1日) |
||||||
主 要 诊 疗 工 作
|
□ 向患者及其家属交待术前注意事项 □ 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□ 麻醉师术前访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□ 签署自费项目协议书 □ 签署输血知情同意书 □ 完成手术前各项准备 |
□ 实施手术 □ 完成术后病程记录 □ 24小时内完成手术记录 □ 向患者及其家属交待手术后 注意事项 □ 检查有无手术并发症 □ 麻醉科医师随访,检查麻醉并发症 |
□ 查看患者 □ 上级医师查房 □ 完成术后病程记录 □ 向患者及其家属交待手术后注意事项 □ 复查血常规 □ 复查电解质(必要时) □ 指导患肢功能锻炼 |
||||||
重 点 医 嘱 |
临时医嘱: □ 明日在椎管内麻醉或全麻下行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 □ 术晨禁食水 □ 术区备皮 □ 抗菌素皮试 □ 配血(必要时) |
长期医嘱: □ 骨科常规护理 □ I级护理 □ 普食或流食(术后6小时后) □ 切口引流 □ 心电监护或生命体征监测 □ 补液+抗菌药物应用 临时医嘱: □ 急查血常规(必要时) □ 输血(必要时) |
长期医嘱: □ 骨科常规护理 □ I级护理 □ 普食或流食 □ 切口引流 □ 补液+抗菌药物应用 临时医嘱: □ 复查血常规及生化检查 □ 输血(必要时) |
||||||
主要护理工作 |
□ 术前患者准备(手术前沐浴 更衣备皮) □ 手术前物品准备 □ 手术前心理护理 □ 提醒患者术晨禁食水 □ 肠道准备(必要时) |
□ 术前给予麻醉前用药 □ 随时观察患者情况 □ 手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□ 指导功能锻炼 □ 观察并记录引流情况 □ 夜间巡视 |
□ 随时观察患者情况 □ 手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□ 指导并监督患者活动 □ 观察并记录引流情况(必要 时) □ 夜间巡视 |
||||||
病情 变异 记录 |
□无 □有,原因: 1. 2. |
□无 □有,原因: 1. 2. |
□无 □有,原因: 1. 2. |
||||||
护士 签名 |
白班 |
小夜班 |
大夜班 |
白班 |
小夜班 |
大夜班 |
白班 |
小夜班 |
大夜班 |
|
|
|
|
|
|
|
|
|
|
医师 签名 |
时间 |
住院第7-9日 (术后第2日) |
住院第8-10日 (术后第3日) |
||||
主 要 诊 疗 工 作 |
□ 上级医师查房 □ 切口换药,拔除引流 □ 术后病程记录 □ 必要的化验项目进行复查 □ 指导患肢功能锻炼 |
□ 上级医师查房 □ 术后行X光检查 □ 术后病程记录 □ 指导并检查患肢功能锻炼情况 □ 根据病情决定停用静脉 抗菌药物 |
||||
重 点 医 嘱 |
长期医嘱: □ 骨科常规护理 □ I级护理 □ 普食 □ 抗菌药物应用 |
长期医嘱: □ 骨科常规护理 □ Ⅱ级护理 □ 普食 |
||||
主 要 护 理 工 作 |
□ 随时观察患者情况 □ 手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□ 指导并监督患者活动 □ 夜间巡视 |
□ 随时观察患者情况 □ 手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□ 指导并监督患者活动 □ 夜间巡视 |
||||
病情 变异 记录 |
□无 □有,原因: 1. 2. |
□无 □有,原因: 1. 2. |
||||
护士 签名 |
白班 |
小夜班 |
大夜班 |
白班 |
小夜班 |
大夜班 |
|
|
|
|
|
|
|
医师 签名 |
时间 |
住院第9-11日 (术后第4日) |
住院第10-16日 (术后第5-9日) |
||||
主 要 诊 疗 工 作 |
□ 上级医师查房 □ 切口换药 □ 查看术后X线片 □ 确定患者是否可以出院 |
□ 向患者交待出院注意事项复 查日期和拆线日期 □ 开出院诊断书 □ 完成出院记录 |
||||
重 点 医 嘱 |
长期医嘱: □ 骨科常规护理 □ Ⅱ级护理 □ 普食 临时医嘱: □ 通知出院 |
临时医嘱: □ 通知出院 □ 必要的出院带药 |
||||
主 要 护 理 工 作 |
□ 手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□ 指导并监督患者活动 □ 夜间巡视 |
□ 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□ 出院宣教 |
||||
病情 变异 记录 |
□无 □有,原因: 1. 2. |
□无 □有,原因: 1. 2. |
||||
护士 签名 |
白班 |
小夜班 |
大夜班 |
白班 |
小夜班 |
大夜班 |
|
|
|
|
|
|
|
医师 签名 |
时间 |
到达急诊科(0-10分钟) |
到达急诊科(11-30分钟) |
||||
主 要 诊 疗 工 作 |
□ 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 □ 建立静脉通道 □ 心电和血压监测 □ 描记并评价“18导联”心电图 □ 开始急救和常规治疗 |
□ 急请心血管内科二线医师会诊(5分钟内到达):复核诊断、组织急救治疗 □ 迅速评估“溶栓治疗”或“直接PCI治疗”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□ 确定再灌注治疗方案 □ 对拟行“直接PCI”者,尽快术前准备(药物、实验室检查、交待病情、签署知情同意书、通知术者和导管室、运送准备等) □ 对拟行“溶栓治疗”者,立即准备、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尽早实施 |
||||
重 点 医 嘱 |
□ 描记“18导联”心电图 □ 卧床、禁活动 □ 吸氧 □ 重症监护(持续心电、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等) □ 开始急性心肌梗死急救和“常规治疗” |
□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常规 □ 特级护理、卧床、禁食 □ 镇静止痛 □ 静脉滴注硝酸甘油 □ 尽快准备和开始急诊“溶栓”治疗 □ 从速准备和开始急诊PCI治疗 □ 实验室检查(溶栓或急诊PCI前必查项目) □ 建立静脉通道 □ 血清心肌酶学和损伤标志物测定(不必等结果) |
||||
主要护理工作 |
□ 建立静脉通道 □ 给予吸氧 □ 实施重症监护、做好除颤准备 □ 配合急救治疗(静脉/口服给药等) □ 静脉抽血准备 □ 完成护理记录 □ 指导家属完成急诊挂号、交费和办理“入院手续”等工作 |
□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常规 □ 完成护理记录 □ 特级护理 □ 观察并记录溶栓治疗过程中的病情变化及救治过程 □ 配合监护和急救治疗 □ 配合急诊PCI术前准备 □ 做好急诊PCI患者转运准备 |
||||
病情 变异 记录 |
□无 □有,原因: 1. 2. |
□无 □有,原因: 1. 2. |
||||
护士 签名 |
白班 |
小夜班 |
大夜班 |
白班 |
小夜班 |
大夜班 |
医师 签名 |
时间 |
到达急诊科(31-90分钟) |
住院第1天 (进入CCU24h内) |
||||
主 要 诊 疗 工 作 |
□ 做好患者“急诊室 导管室 CCU”安全转运准备 □ 密切观察并记录溶栓过程中的病情变 化和救治情况 □ 尽早运送患者到导管室,实施“直接 PCI”治疗 □ 密切观察并记录“直接PCI”治疗中的病情变化和救治过程 □ 溶栓或介入治疗后患者安全运送至CCU继续治疗 □ 重症监护和救治 □ 若无血运重建治疗条件,尽快将患者转运至有血运重建条件的医院 |
□ 监护、急救和常规药物治疗 □ 密切观察、防治心肌梗死并发症 □ 密切观察和防治溶栓和介入并 发症 □ 完成病历书写和病程记录 □ 上级医师查房:诊断、鉴别诊断、危险性分层分析、确定诊疗方案 □ 预防感染(必要时) □ 实验室检查 □ 梗死范围和心功能评价 □ 危险性评估 |
||||
重 点 医 嘱 |
□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常规 □ 特级护理 □ 密切观察并记录溶栓治疗和直接PCI过程中的病情变化和救治过程 □ 持续重症监护(持续心电、血压等监测) □ 吸氧 □ 准备溶栓、直接PCI治疗中的救治 □ 实施溶栓治疗 □ 实施直接PCI治疗 |
长期医嘱: □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常规 □ 特级护理 □ 卧床、吸氧 □ 记录24小时出入量 □ 流食或半流食 □ 保持大便通畅 □ 镇静止痛 □ 重症监护(持续心电、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等) □ 心肌酶动态监测 □ β阻滞剂(无禁忌证者常规使用) □ ACEI(不能耐受者可选用ARB治疗) □ 硝酸酯类药物 □ 阿司匹林、氯吡格雷联合应用 □ 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2-8天 □ 调脂治疗:他汀类药物 临时医嘱: □病危通知 □ 心电图 □ 感染性疾病筛查 □ 床旁胸部X光片 □ 床旁超声心动图 |
||||
主要护理工作 |
□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常规 □ 特级护理、完成护理记录 □ 配合溶栓治疗监护、急救和记录 □ 配合直接PCI观察、监护、急救和记录 □ 做好转运回CCU的准备 |
□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常规 □ 特级护理、护理记录 □ 实施重症监护 □ 配合急救和治疗 □ 维持静脉通道(包括中心静脉)、静脉和口服给药 □ 抽血化验 □ 执行医嘱和生活护理 |
||||
病情 变异 记录 |
□无 □有,原因: 1. 2. |
□无 □有,原因: 1. 2. |
||||
护士 签名 |
白班 |
白班 |
小夜班 |
大夜班 |
小夜班 |
大夜班 |
医师 签名 |
时间 |
住院第2天 (进入CCU24-48h) |
住院第3天 (进入CCU48-72h) |
||||
主 要 诊 疗 工 作 |
□ 继续重症监护 □ 急性心梗和介入并发症预防和诊治 □ 病历书写和病程记录 □ 上级医师查房:治疗效果评估和诊疗方案调整或补充 |
□ 继续重症监护 □ 心电监测 □ 上级医师查房:梗死面积和心功能再评价 □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和病程记录 □ 继续和调整药物治疗 □ 确定患者是否可以转出CCU |
||||
重 点 医 嘱 |
长期医嘱: □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常规 □ 特级护理或Ⅰ级护理 □ 卧床或床旁活动 □ 流食或半流食 □ 保持大便通畅 □ 吸氧 □ 记录24小时出入量 □ 重症监护(持续心电、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等) □ β阻滞剂(无禁忌证者常规使用) □ ACEI(不能耐受者可选用ARB治疗) □ 硝酸酯类药物 □ 阿司匹林、氯吡格雷联合应用 □ 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2-8天 □ 调脂治疗:他汀类药物 临时医嘱: □ 心电图 □ 心肌损伤标志物 |
长期医嘱: □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常规 □ Ⅰ级护理 □ 床上或床旁活动 □ 半流食或低盐低脂普食 □ 保持大便通畅 □ 间断吸氧 □ 记录24小时出入量 □ 重症监护(持续心电、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等) □ β阻滞剂(无禁忌证者常规使用) □ ACEI(不能耐受者可选用ARB治疗) □ 硝酸酯类药物 □ 阿司匹林、氯吡格雷联合应用 □ 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2-8天 □ 调脂治疗:他汀类药物 临时医嘱: □ 心电图 □ 心肌损伤标志物 |
||||
主要护理工作 |
□ 配合急救和治疗 □ 生活与心理护理 □ 根据患者病情和危险性分层指导患者恢复期的康复和锻炼 □ 配合稳定患者转出CCU至普通病房 |
□ 配合医疗工作 □ 生活与心理护理 □ 配合康复和二级预防宣教 |
||||
病情 变异 记录 |
□无 □有,原因: 1. 2. |
□无 □有,原因: 1. 2. |
||||
护士 签名 |
白班 |
小夜班 |
大夜班 |
白班 |
小夜班 |
大夜班 |
医师 签名 |
时间 |
住院第4-6天 (普通病房第1-3天) |
住院第7-9天 (普通病房第4-6天) |
住院第10-14天 (出院日) |
||||||
主 要 诊 疗 工 作 |
□ 上级医师查房:危险性分层、心功能、监护强度和治疗效果评估 □ 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□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□ 急性心肌梗死“常规治疗” □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|
□ 上级医师查房与诊疗评估 □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□ 预防并发症 □ 再次血运重建治疗评估:包括PCI、CABG □ 完成择期PCI □ 梗死面积和心功能再评价 □ 治疗效果、预后和出院评估 □ 确定患者是否可以出院 □ 康复和宣教 |
如果患者可以出院: □ 通知出院处 □ 通知患者及其家属出院 □ 向患者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项,预约复诊日期 □ 将“出院总结”交给患者 如患者不能出院: □ 请在“病程记录”中说明原因和继续治疗和二级预防的方案 |
||||||
重 点 医 嘱 |
长期医嘱: □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常规 □ Ⅱ级护理 □ 床旁活动 □ 低盐低脂普食 □ β阻滞剂(无禁忌证者常规使用) □ ACEI(不能耐受者可选用ARB治疗) □ 口服硝酸酯类药物 □ 阿司匹林、氯吡格雷联合应用 □ 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2-8天 □ 调脂治疗:他汀类药物 临时医嘱: □ 心电图 □ 心肌损伤标志物 |
长期医嘱: □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常规 □ Ⅱ级护理 □ 室内或室外活动 □ 低盐低脂普食 □ β阻滞剂(无禁忌证者常规使用) □ ACEI(不能耐受者可选用ARB治疗) □ 口服硝酸酯类药物 □ 阿司匹林、氯吡格雷联合应用 □ 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2-8天 □ 调脂治疗:他汀类药物 临时医嘱: □ 血、尿、便常规,凝血功能,生化检查 □ 心电图、心脏超声、胸部X光片 |
长期医嘱: □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常规 □ Ⅲ级护理 □ 室内或室外活动 □ 低盐低脂普食 □ β阻滞剂(无禁忌证者常规使用) □ ACEI(不能耐受者可选用ARB治疗) □ 口服硝酸酯类药物 □ 阿司匹林、氯吡格雷联合应用 □ 调脂治疗:他汀类药物 |
||||||
主 要 护 理 工 作 |
□ 疾病恢复期心理与生活护理 □ 根据患者病情和危险性分层指导并监督患者恢复期的治疗与活动 □ Ⅱ级预防教育 |
□ 疾病恢复期心理与生活护理 □ 根据患者病情和危险性分层指导并监督患者恢复期的治疗与活动 □ Ⅱ级预防教育 □ 出院准备及出院指导 |
□ 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□ 出院指导 □ Ⅱ级预防教育 |
||||||
病情 变异 记录 |
□无 □有,原因: 1. 2. |
□无 □有,原因: 1. 2. |
□无 □有,原因: 1. 2. |
||||||
护士 签名 |
白班 |
小夜班 |
大夜班 |
白班 |
小夜班 |
大夜班 |
白班 |
小夜班 |
大夜班 |
医师 签名 |
时间 |
住院第1-3天 |
住院第1-3天 |
住院第1-3天 |
||||||
主 要 诊 疗 工 作 |
□ 询问病史、体格检查 □ 下达医嘱、开出各项检查单 □ 完成首次病程记录 □ 完成入院记录 □ 完成初步诊断 □ 开始术前准备,连续3天 |
□实施各项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□上级医师查房及病程记录 □继续术前准备 |
□三级医师检诊 □进行术前讨论 □向家属交待病情和有关手术事项 □签署“手术知情同意书” □签署“输血知情同意书” □完成术前准备 □下达手术医嘱,并提交手术通知单 □麻醉医师查看患者,签署“麻醉知情同意书” □完成术前小结 |
||||||
重 点 医 嘱 |
长期医嘱: □妇科常规护理 □Ⅱ级护理 □普食 □阴道冲洗 临时医嘱: □妇科检查 □阴道清洁度检查 □静脉采血 □血常规+血型 □尿常规 □便常规 □凝血功能 □生化检查 □感染性疾病筛查 □心电图 □胸部X光片 □超声检查(盆腔,必要时上腹部:肝胆胰脾肾) |
长期医嘱: □妇科常规护理 □Ⅱ级护理 □普食 □阴道上药 □药物(阴道上药) |
术前医嘱: □明日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或联合麻醉下行经腹子宫全/次全切除术 □术晨禁食水 □术区备皮 □静脉取血 □交叉备血 □抗菌药物皮试 □生理盐水10ml,皮试用 □肠道准备 □留置尿管(术晨) □阴道擦洗(术晨) □碘伏100ml,阴道擦洗用 |
||||||
主 要 护 理 工 作 |
□按入院流程做入院介绍 □入院评估 □进行入院健康宣教 □讲解阴道准备的目的及方法 □术前阴道冲洗、上药 |
□静脉抽血 □指导患者到相关科室进行检查并讲明各种检查的目的 |
□介绍术前准备内容、目的和麻醉方式 □指导患者正确排痰方法及床上排便法 □术前备皮、沐浴、更衣 □术前健康宣教 □晚餐少量进食后禁食水 □肠道准备 □提醒患者术晨禁食水 □保持夜间病房安静,患者口服镇静药入睡 |
||||||
病情 变异 记录 |
□无 □有,原因: 1. 2. |
□无 □有,原因: 1. 2. |
□无 □有,原因: 1. 2. |
||||||
护士 签名 |
白班 |
小夜班 |
大夜班 |
白班 |
小夜班 |
大夜班 |
白班 |
小夜班 |
大夜班 |
医师 签名 |
时间 |
住院第2-4日(手术当日) |
住院第3-5日(术后第1日) |
住院第4-6日(术后第2日) |
||||||
主要诊疗工作 |
□完成手术治疗 □24小时内完成手术记录 □完成术后病程记录 □术后查房 □向患者家属交待术后注意事项 |
□医师查房及病程记录 □必要时复查血、尿常规及电解质 □抗菌药物治疗、预防感染 □必要时切口换药 |
□医师查房及病程记录 □抗菌药物治疗、预防感染 □必要时切口换药 |
||||||
重 点 医 嘱 |
长期医嘱: □按子宫全切除术后护理 □Ⅰ级护理 □禁食水 临时医嘱: □留置尿管 □如留置引流管,接袋计量 □记录24小时出入量 □生命体征监测,必要时心电监护 □抗菌药物治疗 □补液 □止血药物(必要时) |
长期医嘱: □Ⅰ级护理 □流食 □留置尿管接无菌引流袋 □碘伏会阴擦洗 □抗菌药物治疗 □补液 临时医嘱: □血、尿常规检查(术后1-3天内完成) □必要时查电解质 □静脉取血 □止血药物(必要时) □拔除尿管(留置24小时者) |
长期医嘱: □Ⅰ级护理 □半流食 □会阴擦洗 □抗菌药物治疗 □必要时补液 临时医嘱: □拔除尿管(留置48小时者) □切口中换药 |
||||||
主 要 护 理 工 作 |
□嘱患者术晨禁食水 □协助患者做好术前准备 □术毕回病房,交接患者,了解麻醉及术中情况 □按医嘱进行治疗 □随时观察患者情况 □术后6小时翻身 □手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□晨晚间护理、夜间巡视 |
□保持尿管通畅,观察尿色、尿量并记录 □会阴擦洗保持外阴清洁 □取半卧位并告知患者半卧位的好处 □指导并协助患者按时床上翻身及下肢的屈膝运动,鼓励下地活动 □术后健康教育 □术后饮食指导 □协助患者生活护理 □晨晚间护理、夜间巡视 |
□拔除尿管并协助患者排小便 □叩背及术后呼吸锻炼 □术后饮食指导 □了解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并给予正确的指导 □给患者讲解各项治疗及护理措施 □晨晚间护理、夜间巡视 |
||||||
病情 变异 记录 |
□无 □有,原因: 1. 2. |
□无 □有,原因: 1. 2. |
□无 □有,原因: 1. 2. |
||||||
护士 签名 |
白班 |
小夜班 |
大夜班 |
白班 |
小夜班 |
大夜班 |
白班 |
小夜班 |
大夜班 |
医师 签名 |
时间 |
住院第5-7日(术后第3日) |
住院第9-11日(术后7日) |
||||
主 要 诊 疗 工 作 |
□医师查房 □停预防性静脉抗菌药物,必要时口服抗菌药物 □必要时切口换药 |
□ 检查切口愈合情况与拆线 □ 确定患者出院日期 □ 向患者交代出院注意事项及复查日期 □ 通知出院处 □ 开具出院诊断书 □ 完成出院记录 |
||||
重 点 医 嘱 |
长期医嘱: □Ⅱ-Ⅲ级护理 □普食 □必要时会阴擦洗 □必要时抗菌药物治疗 |
临时医嘱: □ 通知出院 |
||||
主 要 护 理 工 作 |
□术后饮食指导 □术后心理指导 □给患者讲解各项治疗及护理措施 □晨晚间护理、夜间巡视 |
□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|
||||
病情 变异 记录 |
□无 □有,原因: 1. 2. |
□无 □有,原因: 1. 2. |
||||
护士 签名 |
白班 |
小夜班 |
大夜班 |
白班 |
小夜班 |
大夜班 |
医师 签名 |
时间 |
住院第1天 |
住院第2天(手术日) |
||||
主 要 诊 疗 工 作 |
□ 询问孕期情况、既往病史与体格检查 □ 完成产科入院记录 □ 常规辅助检查 □ 上级医师查房与分娩方式评估 □ 确定诊断和手术时间 □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、术前小结 □ 签署“手术知情同意书” □ 签署“输血知情同意书” □ 完成麻醉科“麻醉知情同意书” □ 完成“术前准备” □ 向孕妇及家属交代术前注意事项 |
□ 手术(剖宫产术) □ 完成手术记录 □ 上级医师查房 □ 完成手术日病程记录和上级医师查房 □ 向孕妇及家属交代术后注意事项 □ 确定有无手术并发症 □ 确定有无麻醉并发症(麻醉科医师随访) |
||||
重 点 医 嘱 |
长期医嘱: □ 产科常规护理 □ Ⅱ级护理 □ 普食 □ 听胎心1次/4-6小时 □ 胎心监护1-2次/日 临时医嘱: □ 血常规、尿常规 □ 凝血功能 □ 孕期未查的乙肝、丙肝、艾滋病、梅毒等感染性疾病筛查 □ 胎儿超声及脐带血流检查 □ 拟明日上午时在硬膜外或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□ 明晨禁食水 □ 明晨留置尿管 □ 常规备皮 □ 抗菌药物皮试 □ 必要时配血、备血 |
长期医嘱: □ 剖宫产术后常规护理 □ Ⅰ级护理 □ 禁食水12小时后流食 □ 测血压:1次/15分钟,2小时血压平稳后,改为每日两次。观察宫底及阴道出血情况 □ 尿管引流接无菌袋 □ 会阴擦洗2/日 □ 乳房护理 □ 静脉输液1次/日 □ 抗菌药物 □ 缩宫素 □ 剖宫产新生儿护理常规: □ 新生儿抚触 1/日 □ 新生儿油浴 1/日 □ 脐部护理 临时医嘱: □ 低流量吸氧(术后) □ 维生素K1 5mg im □ 注射卡介苗及乙肝疫苗 |
||||
主 要 护 理 工 作 |
□ 入院介绍(介绍病房环境、设施和设备) □ 入院护理评估 □ 静脉取血 □ 指导孕妇到相关科室行超声等检查 □ 术前患者准备(术前沐浴、更衣、备皮) □ 术前物品准备 □ 术前心理护理 □ 提醒孕妇明晨禁食水 |
□ 为新生儿注射卡介苗及乙肝疫苗 □ 随时观察产妇情况 □ 帮助产妇早开奶、早吸吮 □ 术后心理护理及生活护理 □ 健康教育包括饮食等指导产妇术后活动 □ 夜间巡视 |
||||
病情 变异 记录 |
□无 □有,原因: 1. 2. |
□无 □有,原因: 1. 2. |
||||
护士 签名 |
白班 |
小夜班 |
大夜班 |
白班 |
小夜班 |
大夜班 |
医师 签名 |
||||||
时间 |
住院第3天(术后第1日) |
住院第4日(术后第2日) |
||||
主 要 诊 疗 工 作 |
□ 医师查房,进行手术及手术切口评估,确定有无手术并发症及手术切口感染 □ 儿科医师查房 □ 完成日常病程记录 □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□ 腹部切口换药(必要时) |
□ 医师查房,进行手术及手术切口评估,确定有无手术并发症及手术切口感染 □ 完成日常病程记录和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□ 腹部切口换药(必要时) |
||||
重 点 医 嘱 |
长期医嘱: □ 剖宫产术后常规护理 □ Ⅰ级护理 □ 排气后半流食 □ 测血压1次/日 □ 观察宫底及阴道出血情况 □ 乳房护理 □ 静脉输液1次/日 □ 抗菌药物 □ 缩宫药物 □ 剖宫产新生儿护理常规 □ 新生儿抚触 1/日 □ 新生儿洗浴1/日 □ 脐部护理 临时医嘱: 拔除留置导尿管 |
长期医嘱: □ 剖宫产术后常规护理 □ Ⅱ级护理 □ 半流食或普食 □ 乳房护理 □ 抗菌药物 □ 剖宫产新生儿护理常规 □ 新生儿抚触 1/日 □ 新生儿洗浴1/日 □ 脐部护理 |
||||
主 要 护 理 工 作 |
□ 随时观察产妇情况 □ 指导产妇喂母乳 □ 术后心理护理及生活护理 □ 指导产妇术后活动 □ 夜间巡视 |
□ 随时观察产妇情况 □ 指导产妇喂母乳 □ 术后心理护理及生活护理 □ 指导产妇术后活动 □ 夜间巡视 |
||||
病情 变异 记录 |
□无 □有,原因: 1. 2. |
□无 □有,原因: 1. 2. |
||||
护士 签名 |
白班 |
小夜班 |
大夜班 |
白班 |
小夜班 |
大夜班 |
医师 签名 |
时间 |
住院第5日(术后第3日) |
住院第6-9日(术后第4-7日) |
||||
主 要 诊 疗 工 作 |
□ 上级医师查房,进行手术及手术切口评估,确定有无手术并发症及手术切口感染 □ 完成日常病程记录和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□ 腹部切口换药(必要时) |
□ 上级医师查房,进行手术及手术切口评估,确定有无手术并发症及手术切口感染 □ 完成日常病程记录和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□ 腹部切口换药(必要时) |
||||
重 点 医 嘱 |
长期医嘱: □ 剖宫产术后常规护理 □ Ⅱ级护理 □ 半流食或普食 □ 乳房护理 □ 抗菌药物 □ 剖宫产新生儿护理常规 □ 新生儿抚触 1/日 □ 新生儿洗浴1/日 □ 脐部护理 |
长期医嘱: □ 剖宫产术后常规护理 □ Ⅱ级护理 □ 普食 □ 乳房护理 □ 剖宫产新生儿护理常规 □ 新生儿抚触 1/日 □ 新生儿洗浴1/日 □ 脐部护理 |
||||
主 要 护 理 工 作 |
□ 随时观察产妇情况 □ 指导产妇喂母乳 □ 术后心理护理及生活护理 □ 指导产妇术后活动 □ 新生儿母乳喂养后72小时取足跟血筛查或听力筛查(有条件实施) □ 夜间巡视 |
□ 随时观察产妇情况 □ 指导产妇喂母乳 □ 术后心理护理及生活护理 □ 指导产妇术后活动 □ 夜间巡视 |
||||
病情 变异 记录 |
□无 □有,原因: 1. 2. |
□无 □有,原因: 1. 2. |
||||
护士 签名 |
白班 |
小夜班 |
大夜班 |
白班 |
小夜班 |
大夜班 |
医师 签名 |
时间 |
住院第1天 |
住院第2天 |
住院第3天(手术日) |
||||||
主 要 诊 疗 工 作 |
□ 询问病史 □ 体格检查 □ 交代病情 □ 完成“首次病程记录”和“住院病历” |
□ 核实各项检查结果正常 □ 上级医师查房与术前评估 □ 向患者及家属交待术前、术中和术后注意事项 □ 患者选择人工晶体(IOL) □ 选择手术用“粘弹剂” □ 签署“手术知情同意书” |
□ 术前再次确认患者姓名、性别、年龄和手术眼别 □ 实施手术 □ 完成“手术记录” □ 向患者及其家属交待手术后注意事项 |
||||||
重 点 医 嘱 |
长期医嘱: □ 眼科Ⅱ级护理 、Ⅲ级护理 □ 抗菌药物眼水点术眼(4次/日) 临时医嘱: □ 血尿常规 □ 感染性疾病筛查(包括乙肝、丙肝、艾滋病、梅毒); □ 凝血功能检查 □ 心电图 □ 眼科A+B超测角膜曲率 |
长期医嘱: □ 眼科Ⅱ级护理 、Ⅲ级护理 □ 抗菌药物眼水点术眼(4次/日) 临时医嘱: □ 明日在表面麻醉或球后/球周阻滞麻醉麻醉下行 左/右眼超声乳化+人工晶体植入手术 □ 术前30分钟术眼滴“复方脱品酰胺”或其他散瞳药水2次 □ 术前15分钟术眼滴表麻药3次 |
长期医嘱: □ 眼科I级或II级护理 □ 口服抗菌药物 临时医嘱: □ 根据病情需要制定 |
||||||
主要护理工作 |
□ 入院护理评估 □ 健康教育 □ 执行医嘱 |
□ 手术前物品准备 □ 手术前心理护理 □ 手术前患者准备 □ 执行医嘱 |
□ 随时观察患者情况 □ 术前冲洗结膜囊 □ 术后心理与基础护理 □ 执行医嘱 □ 术后健康教育 |
||||||
病情 变异 记录 |
□无 □有,原因: 1. 2. |
□无 □有,原因: 1. 2. |
□无 □有,原因: 1. 2. |
||||||
护士 签名 |
白班 |
小夜班 |
大夜班 |
白班 |
小夜班 |
大夜班 |
白班 |
小夜班 |
大夜班 |
医师 签名 |
时间 |
住院第4日(术后第1日) |
住院第5日(术后第2日) |
住院第6日(术后第3日) |
||||||
主 要 诊 疗 工 作 |
□ 检查患者术眼 □ 上级医师查房,确定有无手术并发症 □ 更换敷料 □ 完成病程记录 □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术后恢复情况 |
□ 检查患者术眼 □ 上级医师查房,确定有无手术并发症 □ 更换敷料 □ 完成病程记录 □ 评估患者明日是否可以出院 |
□ 上级医师查房,确定是否可以出院,若患者可以出院,则需完成“出院记录” □ 通知出院处 □ 通知患者及其家属出院 □ 向患者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项 □ 预约复诊日期 □ 出具“诊断证明书” |
||||||
重 点 医 嘱 |
长期医嘱: □ 眼科I级或II护理 □ 抗菌药物+类固醇激素眼药水 □ 口服抗菌药物 临时医嘱: □ 根据病情需要制定 |
长期医嘱: □ 眼科Ⅲ级护理 抗菌药物+类固醇激素眼药水 □ 口服抗菌药物 临时医嘱: □ 根据病情需要制定 |
长期医嘱: □ 眼科Ⅲ级护理 □ 抗菌药物+类固醇激素眼药水 □ 口服抗菌药物 临时医嘱: □ 今日出院 □ 出院带药:抗菌药物+类固醇激素眼药水4次/日,持续2-3周 |
||||||
主要护理工作 |
□ 随时观察患者病情 □ 执行医嘱 |
□ 随时观察患者病情 □ 执行医嘱 |
□ 出院宣教 □ 如果患者可以出院,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、交费等事项 |
||||||
病情 变异 记录 |
□无 □有,原因: 1. 2. |
□无 □有,原因: 1. 2. |
□无 □有,原因: 1. 2. |
||||||
护士 签名 |
白班 |
小夜班 |
大夜班 |
白班 |
小夜班 |
大夜班 |
白班 |
小夜班 |
大夜班 |
医师 签名 |